萱烁言叶文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试析《深宫怨》与《孝庄秘史》中的董鄂妃形象

[复制链接]

457

主题

524

帖子

16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06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10 00:49: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及一部文艺作品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其是否表达了人物真实的自我。而缺乏自我表现力的角色,可能获得观众一时的赞誉与垂青,但最终会寥落在茫茫影史的角落里。经典老片《深宫怨》以深挚的笔力、纠结动容的情节设置显示了董小宛这一女性角色富于自我决断、疾恶如仇并心系苍生社稷的女性形象,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2003年出品的《孝庄秘史》却塑造了一个貌似七窍玲珑心,实则依附于男权、毫无人格标榜的董鄂妃形象,不能不说是时代的遗憾。
尤敏的《深宫怨》虽以戏说为主,但是详细深刻地描摹出董鄂妃的各种高标嫉俗的神态,以及为了苍生福祉放弃恋人冒辟疆进入王朝的光荣和梦想。虽然其间如同画外音呈现,有着攀龙附凤的价值取向作祟,但是也真实刻骨地描画出董小宛完整健全的人格取向——即为了汉人百姓与“满汉一家”的梦想做天子的耳畔人的企望。在她诞下与福临的儿子和硕荣亲王之后,皇父摄政王多尔衮(戏说为福临生父)为了维持满族的血统不惜毒杀荣亲王,小宛设计给多尔衮下毒,一来为子报仇,二来为天下苍生除去这一祸患。小宛的肝胆相照、义烈情深还体现在其得知孝庄太后和汉臣洪承畴之间的奸情被太后谙察之后,自愿青灯古佛于冷宫并表示不再见皇上。最终洪承畴与皇后一把大火烧冷宫,而小宛不愿意逃亡。艺术性的史诗提示我们,小宛之一心寻死完全是因为杀身成仁的幻想,业已付诸实践,况且谙晓太后与洪承畴之间的私密,即便太后放过自己,洪承畴也绝对是个冷酷薄情的寡义之辈。小宛斥责洪承畴背信弃义,并揭示了这个狡猾的老狐狸矜持玉面的外表下贪慕荣华富贵的心理。该电影最终以顺治的出家作结,唱词“以除大患成仁去,未竟全功遗恨深。满汉一家终梦想,可怜天子弃红尘”和凄迷委婉的布景也提高了该电影应有的视域。
令人失望的是《孝庄秘史》的董鄂妃呈现出奴性、虚伪、面谱化的人格特色。帝王的意志就是圣旨,心机正是本色,而董鄂妃这个历史人物携一世情谜而来的欢快的孤独却没有热忱的体现。舒畅的气质仿佛江南水乡,又似傍水而起的壁栏檐宇。然而过度泛滥的温柔就是一种缺乏真性情的体现。当孝庄太后病重时,她可以不顾儿子和硕荣亲王去为其侍疾,在小太监通知董鄂妃的儿子“微恙”(其实是暴毙)之时,董鄂妃居然没有显示丝毫的慌张,过度的无我导致了她虽然对儿子情深似海,但是从未想过报仇之事,电视剧也未体现她对仇人——皇后的丝毫怨怼不满之语。舒畅版董鄂妃生命的开始,就只是将一世的情怀一味只寄托在男子的身上,丈夫儿子就是生命的一切,像一个受气包一样,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个性化的自我显现。历史上董鄂妃的诗情和锦绣文章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袒露。在商业剧中奢求自由意志的璀璨表彰是不切实际的,而襟腑独见的话语和意志更不能在此间寻求认同和舒展。自尊聪颖仿佛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幻梦,而淑女的形象则体现了防卫心的过度。这隐隐约约体现了导演尤小刚的女性观。
《深宫怨》中的董小宛形象丰满,有礼有节且不失傲然的自我,诗意和性灵的弧度才是其得到顺治帝宠爱的根本,虽然她最终的结局是选择逃避和身殉,但是不可全然理解为对爱情的牺牲,更是对汉人身份的自我固守。而《孝庄秘史》中对董鄂妃这个人物的设定充满了“方巾气”和“卫道气”,愈是强调其性灵的神圣光洁,愈是见其喜说虚伪投机的合时话。大自然的原本模样原是不加工巧和雕琢的,而董鄂妃的真实性灵却未从舒畅版本的刻画中发掘出。虚空凌静和博大澄明应是其性灵本色,而舒畅的刻画却是如此小家子气,不能如同和老友谈心般娓娓道来。舒畅版董鄂妃的角色设置体现了中国文化中重伦理、轻灵性的概况和风貌,其功利心亦可见一斑,清新的文学风格和思想的创新值得期待。但是尤敏版董小宛也有其形象的局限之处,比如她形象的设定也有过度正面之嫌,就是将人物刚正不阿的性格和善恶价值取向过度一致化的倾向,而不能在私心自我和道德权衡乃至家国荣辱桎梏的矛盾之间充分展示董小宛的自我,而是沿着一条简化的道路将人物的情态展现。
为什么随着经济和时代的变化董鄂妃的荧幕形象反而倒退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萱烁言叶文学网  

GMT+8, 2024-4-26 06:05 , Processed in 0.05464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